對于普通的老百姓來說,如何能在選擇裝飾公司時,不吃虧,不上當,具備一雙能夠甄別裝修預算貓膩的眼睛相當重要。為此,筆者走訪了揚子晚報主辦的裝修360欄目組,希望他們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可以借鑒的方法。工作中心負責人在談到預算審核時提出:預算審核要“因人而異,因企業而異”并歸納了幾條建議提供給讀者參考。
建議1
單價過低未必好 看清備注是關鍵
有些裝修公司往往會把報價中的幾個項目,如乳膠漆、瓦工的單價列在廣告上,進而吸引裝修讀者的關注,這也恰好被一些“不良企業”鉆了空子,通過低價套頭的形式來吸引簽單,但往往在簽訂合同后,施工階段讓業主不斷地增加費用。這里告訴大家最簡單的方法是:每一個報價項目后面都必須要有備注,主要包含施工工藝和材料清單,如果施工工藝和材料都符合標準,才是真便宜。
建議2
項目數量要對比 后期實量有標準
有些讀者在拿到裝修公司報價時,主要是看項目和單價還有總價,往往忽略了裝修公司的項目數量,而有些裝修公司都會在不明顯的地方備注幾個字:此項目按實測量。往往在后期測量中,數量會增加很多,費用也會增加很多,所以當我們看到裝修公司報價時,不妨多拿幾家公司的報價,先做一個數量對比,取平均值算出家里大致的數量,這樣心里有底。另外在合同上需要注明,裝修預算按實測量項目不超過整體預算的百分之多少(正規企業一般不超過5%)來控制惡意增項問題。
建議3
報價明細太模糊 偷工減料要杜絕
一份裝修報價主要含:工程項目/工程數量/工程單價/工程總價/施工明細/材料明細幾部分,而大多數業主對于裝修公司的施工明細和材料明細往往忽略,主要歸結原因:文字太小、專業太強、頻率太高。而事實上,一份裝修報價決定價格高低的根本性因素往往是裝修使用的工藝方法和材料,有些裝飾公司為了后期能夠讓業主多增加成本,故意在這兩項標注不清晰,后期在施工中,可以偷換施工工藝和材料,不但造成業主的損失,還影響質量。因此在審核報價的時候,讀者需要看清楚,也要看明白裝修公司提供的工藝說明和施工材料是什么,再回頭看項目的價格。
建議4
工程項目要明細 故意漏項需當心
看著裝修報價上密密麻麻的工程項目,往往讀者看到一半,就會看不下去,草草的看看價格就把合同簽了。會導致裝修需要做的很多項目在報價里沒有,到了施工階段再不斷增加項目,也讓業主的裝修預算超支。因此,讀者在看報價的時候,不妨耐著性子,看看裝修公司的報價里包含了哪些項目,這樣防止裝修公司故意漏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