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訊 (記者 馬祚波)南京居高不下的房價一直是買房人之“痛”,除了供不應求的市場因素外,越來越多的精裝房頻頻上市也推高了新房的價格。據不完全統計,南京僅河西一地的精裝修樓盤便有十五六家,占到這一區域在售樓盤數量的近七成,個別項目的精裝修報價甚至超過了7000元/平方米。業內人士指出,一些開發商通過精裝修巧妙繞開政府嚴厲的核價政策,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市場現狀:房子價格賣不上去,可以改精裝
南京城東一家規模頗大的樓盤去年首次開盤,當時的價格只有13000多元/平方米,由于房價適中,開盤當天便售出七八成的房子。時至今日,該樓盤只剩下最后的一批高層房源,開發商想漲價,可是嚴厲的核價政策只允許其小幅上漲,怎么辦?改精裝!最新的房源信息顯示,精裝部分的成本達4000元/平方米,這樣一來,房價也水漲船高至17000多元/平方米,開盤日期定在了下個月。還有一家位于城中的新盤,其裝修部分的標準達到7000元/平方米,按照其140平方米的主力戶型計算,一套房子的裝修成本便高達98萬元。
精裝修到底“精”在哪兒?記者采訪得知,目前的精裝標準除了看得見的地方外,看不見的如地暖、凈水系統也逐漸成為了這些樓盤的標準配置,一些項目在贈送的物品上也各有特色,如雨潤國際廣場的智能窗簾控制系統,華潤悅府的價值50萬元的整體廚房。
記者調查:毛坯部分仍需核價,裝修成本除外
南京市的住宅核價政策一直很嚴格,為何開發商仍能借著精裝房調高房價呢?原因就在于核價時只核毛坯部分的成本。
記者在南京網上房地產上點開了一家河西核心地段的樓盤信息,其首批精裝房的均價為26000元/平方米。而在其網上公示的預售許可證上,在“本次申請預售項目基本情況”一欄里,標注的住宅裝修類型為“裝修房”,單價為4000元/平方米。但是在“擬銷售商品房價格”一欄內,卻標注的是“毛坯價格”,均價為22000元/平方米,雖然兩部分加起來確實是26000元/平方米,但是分開標注的方式表明,這兩塊在核價上并不統一。
“毛坯部分的核價依然嚴格。”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如果不做裝修的話,這個樓盤只能按22000元/平方米的均價銷售。可是加上裝修部分后,房價立馬跳上26000元/平方米的高位,而且裝修成本的審核并不嚴。據其介紹,裝修成本主要是開發商自報,相關部門通常會派人到現場查看,如到樣板房核實等方式。
專家觀點:成品房仍需推廣,但應納入核價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精裝修其實已經成為不少開發商手中的調價工具。而事實上,裝修房是政府一直鼓勵的交付標準,早在2011年初,江蘇省住建廳聯合財政、稅務和銀行部門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成品住房開發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到2015年蘇南城市中心城區新建住房中成品住房的比例達60%以上,其他地區達40%以上,而南京市目前在售的200多家樓盤中,涉及裝修的為50余家,且多數集中在河西、城中等地,裝修房占比只有20%多。
在實際繳納稅費時,裝修房也受到“照顧”,只需按照毛坯部分的總價納稅即可。去年在揚州市還對個人購買裝修房根據面積的不同,給予房屋總價4‰、5‰、6‰三個梯度的獎勵。業內人士指出,推廣裝修房益處多多,比如減少建筑材料的浪費,避免買房人為購建材四處奔波等等,但在推廣的同時,政府部門也應該加大監管力度,及時有效地將裝修成本也納入核價范疇,不要讓裝修房成為開發商漲價的借口。